咨询热线:023-86849440
< 旬阳吕河大桥成功合龙
经过近两年的紧张施工,吕河大桥终于合龙。当地往来车辆必须“渡水”的问题有望彻底得到解决。

  “西北第一渡”因三线建设得名

  据当地群众介绍,吕河渡口有轮渡是在1969年,当时由于到旬阳南区的车辆越来越多,隔河渡口常常阻碍人们正常的出行。为此,旬阳县交通部门建造了一艘木质趸船,但一次只能过一辆车。

  1970年,因三线建设需要大量的煤炭,适逢赤岩有煤矿,但运送必须要过河。同时,安旬路修至吕河时,也需要过河到南区拉材料。旬阳县争取各方支持,将石泉的木船轮渡调来。一般情况下能运送两辆车,因为是木质的,没有机器,全部靠撑篙、划行作为动力。这艘木质趸船在吕河摆渡两年多。因为有了渡口,许多前往旬阳南区的车辆云集于此,“西北最大的综合性渡口”由此得名。

  为解决“过江难”建大桥

  2002年9月,旬阳县开通了南区各乡镇的公交班车,加上先前承担主要运力的面包车,每天过渡车辆近200辆。又因十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,趸船运力不足的情况仍很严峻,此时的渡口,日渡车辆达1000多辆次。每天在渡口两岸等待摆渡的车辆排起长龙,一些车辆为了抢着过渡,时常引发刮蹭等交通事故。当地交警部门每天专门派出6名干警,分两班倒全天候在这里指挥交通。

  旬阳县4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,请求解决吕河渡口过河难的问题。旬阳县在省、市交通厅的扶持下,修建了一座浮桥,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车辆过渡问题。

  同时,将筹建吕河大桥计划列入议事日程。2009年4月28日,吕河大桥在隆隆的鞭炮声和群众热烈的掌声中开工。经过紧张施工,大桥终于合龙了。人们渴望吕河大桥尽快正式通车,让“过江难”成为历史。

  


Top